欢迎光临~包头市朝聚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科普知识

科普知识

“三甲”名医科普|白内障手术怕踩坑?这些问题一次说清!


当白内障影响到正常生活,手术往往成为必要选择。很多人心里难免打鼓:手术要等 “熟了” 再做吗?会不会有风险?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?



图片


手术要等白内障 “成熟” 吗?



完全不用! 这是很多人对白内障手术的传统误区。只要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(通常矫正视力低于 0.5),就可以考虑手术。拖延手术不仅会让生活质量下降,还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,比如晶状体过硬可能导致术中损伤角膜或眼底。早发现、早手术,才能恢复清晰视力。


人工晶状体该怎么选?越贵越好吗?




人工晶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植入眼内替代混浊晶状体的 “关键部件”,但并非越贵越好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选择。目前常见的人工晶状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

• 球面人工晶状体:价格较低,能满足基本视力需求,适合预算有限、日常用眼简单的人群。

•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:可减少像差,夜间视力更清晰,适合经常夜间活动或开车的患者。

•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:能同时矫正近视、远视和老花,术后看远看近都清晰,适合对视力要求较高、不想依赖眼镜的人群,但对眼部条件要求较高。


选择时需结合年龄、用眼习惯、眼部健康状况和预算,由医生评估后推荐。比如糖尿病患者或眼底条件较差者,可能更适合选择简单实用的晶状体。


术后视力能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吗?




术后视力恢复程度因人而异,主要取决于术前眼底健康状况。但如果本身有青光眼、黄斑病变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问题,术后视力可能会受这些基础眼病影响。

手术的目的是去除混浊的晶状体,改善因白内障导致的视力下降,但无法治疗其他眼部疾病。因此,术前全面的眼底检查非常重要,能帮助医生预判术后效果。


术后需要注意什么?能低头、看电视吗?




术后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,这些注意事项要记牢:

• 避免剧烈运动:术后 1 个月内不要做低头提重物、用力咳嗽、揉眼睛等动作,防止眼压升高或晶状体移位。

• 注意眼部卫生:遵医嘱滴眼药水(通常需持续 1-2 个月),保持眼部清洁,避免污水入眼,防止感染。

• 合理用眼:术后第二天不影响正常的生活,但要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,每用眼 40 分钟休息 5-10 分钟。

• 定期复查:术后1周、1个月、3个月需按时复查,让医生监测视力恢复和眼部情况,及时调整用药。


单眼手术还是双眼手术?间隔多久?




如果双眼都有白内障,通常先做视力较差的一只眼,恢复 1-2 周后再做另一只眼。这样既能让患者尽早恢复部分视力,方便日常生活,也能通过第一只眼的手术情况,为第二只眼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。具体间隔时间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,由医生评估决定。


白内障手术早已不是 “高风险大手术”,而是技术成熟、效果明确的常规治疗手段。与其因顾虑拖延,让模糊的世界影响生活,不如尽早到正规有资质的医院检查,科学评估手术时机和方案。记住,清晰视力的恢复,始于勇敢迈出治疗的第一步!


内容来源:

1.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. 《中国白内障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(2023 年)》

2.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. 《常见眼病诊疗指南(2022 版)》

3. 美国眼科学会(AAO)临床实践指南:Cataract Surgery in Adults(2022)

4.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白内障诊疗中心临床经验总结

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
二维码